,也有人吃粥,摊子上一直有人来买,买的人急匆匆的吃完加入了卸货装货的人群。“三位,你们吃点什么,有肉饼和杂粮饼,都不多了。”南海笑问道,没想到今天进货来碰运气还来对了,四个肉饼赚一文,二十个也有五文,杂粮饼80个都卖出去了。“小哥,我们也准备来做生意。”俞老头笑着说。南海一下紧张,不会是来问货源的吧。“这边生意不好做也就早上这一会儿功夫,得寅时来,这会儿已经是最后一波生意,我马上也要收摊,四五家已
有热乎乎的肉饼和杂粮饼,还有杂粮粥和菜卷饼,四五个匆匆赶来的壮汉停在肉饼摊前问价。
俞荷跟着听了一耳朵,肉饼5文,比县里便宜2文,杂粮粥和菜卷子五文,搭配着卖,有人选了肉饼,有人买了杂粮饼,也有人吃粥,摊子上一直有人来买,买的人急匆匆的吃完加入了卸货装货的人群。
“三位,你们吃点什么,有肉饼和杂粮饼,都不多了。”南海笑问道,没想到今天进货来碰运气还来对了,四个肉饼赚一文,二十个也有五文,杂粮饼80个都卖出去了。
“小哥,我们也准备来做生意。”俞老头笑着说。
南海一下紧张,不会是来问货源的吧。
“这边生意不好做也就早上这一会儿功夫,得寅时来,这会儿已经是最后一波生意,我马上也要收摊,四五家已经卖完东西回了。”南海说着还给俞老头看白布盖着两个装稻谷那种笸箩里的肉饼和杂粮饼。
“有官差收税吗?”
“没有。随便你卖。”
俞老头带着俞荷沿着码头两边转了一圈,祖孙两个同时选定离码头不远不近的上手位,要起灶台生火,接下来就要打听一下这是哪个地主的地方,租一月多少钱。
如果贵的话,肯定就先不租。
俞荷牢牢记着大哥说过大姑父在西街富人区摆摊,要去看看大姑父的肉摊子,俞老头怕自己去了女儿女婿为难,在路口等着他们两个。
看到人,俞荷和龙龙朝着顾大安冲过来,“大姑父!”
“大姑父!”
忙着给主顾切肉的顾大安被两个脆生生热情的娃儿一喊,忘了算账,笑着说:“怎么就你们两个,大人呢?”
“阿爷在路口等我们,大姑父,我们要买大骨头和五花肉。”龙龙指了指俞老头站的位置。
“连生哥,连鱼哥早!”俞荷和帮忙的两个表哥打了招呼,佯装镇定等着大姑父送走客人,再和他谈生意。
送走讨价还价的最后一个牛嬷嬷,顾大安擦着手,从桌案底下拿出一个水桶,桶里是挑出来的的碎肉,有肥有瘦,“俞荷,你们两个别嫌弃,这些肉都是现宰的,回家包包子包饺子都行。”
俞荷伸手桶里挑了挑,不是淋巴肉,肥瘦搭配能用,赶紧给顾大安说明来意,要做生意不是一朝一夕,亲戚是亲戚,买卖是买卖,小人儿说的一板一眼,严肃的很,逗的顾大安哈哈大笑。
俞荷无语,顾大安笑够了,才认真的说:“行,瘦肉现在涨价了十文一斤,板油二十,肥肉好的要十八,有肥有瘦的十五,小女郎,你要多少?”
“要一斤板油,一斤五花肉。”俞荷小荷包里掏出三十五文钱,等着大姑父给切。
“小女郎,你这要的太精准,我怕我切的不够称。”顾大安边说边找,先切了一斤七分肥三分瘦的五花肉,一称刚刚一斤一两。
又去找板油,板油剩下不多。
“姑父,要一半花油一半板油。”俞荷也给他出难题。
花油就是大网膜油,这种油香,但和板油比出油率不高。
“好呐,给您切!”
俞荷觉得大姑父真的是寓卖于乐,从她这一波生意上得到的快乐,简直多的是无与伦比。
“再要两个大骨头从中间敲开。”俞荷指了指水桶里两个干净的筒子骨,“顾师傅,一起算钱。”
“三十五个钱。”顾大安边笑边多切了一块半斤多的板油用稻草把三坨肉用绑好,又把骨头绑好,笑着道:“骨头送给你,卖也就值个一两文钱。”